郭丽琴胥会云
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后,海南又多了一个新标签——自由贸易港。
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唯一的省域国际旅游岛,这两大标签此前足以让海南引人注目,新标签则更加耀眼。
作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产业结构并不完善,人口红利也不占优势的省份,海南为什么成为选择对象?
4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海南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成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独特优势。
这块试验田的最新任务,是要在全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探索实行符合海南发展定位的自由贸易港政策。
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对外发布,非常明确地给出了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时间表。
到2020年,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际开放度显著提高;到2025年,自由贸易港制度初步建立,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2035年,自由贸易港的制度体系和运作模式更加成熟,营商环境跻身全球前列。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称,这正是今年中国超出国际社会预期的开放措施中,最重要的一环。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亲身经历了对自由贸易港的多年研究和倡议,也曾推动过亚投行、丝路基金、粤港澳大湾区的研究落地。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尤其需要强调“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概念,不仅在于海南的面积远超目前世界的主要自贸港,并有中国内地这样广阔的腹地作为市场经济要素支撑,可推进亚太经济;更在于战略定位,海南有望成为中国在亚太、在南海地区安全上的“定海神针”。
从海南本身的发展角度而言,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则对第一财经记者称,这应该是中央最高层拟定的方案。海南本身需要腾笼换鸟,现在承载大量的过冬老人是环境资源的低效使用。
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
为什么选择海南,有专家指出,《意见》中“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这11个字值得特别关注。
2013年以来,中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数量从1个逐步扩展到如今的11个,但多位专家尤其强调,自贸港和自贸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魏建国对第一财经记者反复强调,自贸区是试验区,只管货物,争取自由流通,培植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基本由海关抓总管理。自由贸易港是由国家直接抓,不仅是货,更重要的是人,货币(包括各国货币)、资本、汇率、投资、法律、知识产权、营商环境等都是全球最高水准。海关不在此列。“如果说自贸区是小学生,那自贸港是博士后。”他说。
另外一方面,选择海南,并非仅考虑到经济因素,还需要重点理解“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含义。核心是立足东南亚、南海和全球,形成一个与东盟及南海各国经济贸易对接和交流的地方。
前述专家也称,应该是有应对印太战略、搞活南海经济的战略意图,形成海南对台湾的竞争后发优势,所以海南的开放力度会很大。
这也解答了此前一些市场人士的疑问:海南经济相对落后,人口红利也并不占绝对优势,选择此地作为自贸港是否能够真正促进经济。
而从法律角度而言,《意见》多次提及“先行先试”。不论是“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抑或“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按照先行先试、风险可控、分步推进、突出特色的原则”,魏建国称,这些意味着自贸港将拥有人大授权的法律自由裁量权,“法律若无明令禁止便可尝试,这也是与目前的自贸区最大的区别”。
他认为,在现有的自贸区中,对外开放的法律层面,并没有这么高的层级,只能在遇到相应瓶颈时,向有关部门申请几条变通措施。
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
从自由贸易试验区到自由贸易港,海南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形成自由贸易港的政策和制度体系。
2017年11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曾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自由港是设在一国(地区)境内关外、货物资金人员进出自由、绝大多数商品免征关税的特定区域,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自贸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自由贸易港要构建的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就是要围绕贸易零壁垒、跨境资金自由流动、人员往来自由化、服务业整体开放这四个方面,实现上述定位。
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严伟则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境内关外是自由贸易港的一大典型特征,实行“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要素自由流动”的便利政策。也因此,海南需要形成“境内关外”的制度体系。
严伟表示,从国外经验来看,高标准自由贸易港能够“以点带面”,引领一个国家或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比如,欧盟国家约60%的内地货物通过鹿特丹自由贸易港运往其他地区,带动物流业产值超过荷兰国民生产总值(GNP)的30%,并成为荷兰经济发展中的重点行业之一。而新加坡凭借自由贸易区形成的营商和监管环境,集聚了4200家企业区域总部,成为了全球最具跨国公司总部吸引力的城市。
同时,通过高标准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可以引领我国参与和主导贸易、投资、金融、法律等方面的国际规则的制定,形成更加稳定、透明和可预期的贸易投资环境,消除我国面临的贸易壁垒,提升我国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
也因此,作为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对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政府管理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要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旅游为例,要在旅游项下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此前就提出,应该支持海南实行更加开放的免税购物政策,通过实行以免税购物为重点的旅游开放,提高海南旅游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推动打造旅游相关服务业项下的自由贸易发展平台,全面放开旅游等服务业市场,取消某些不合理的经营范围限制等。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颜色也对第一财经表示,海南旅游业发展虽然较快,但还不够充分,因此可以进一步利用自贸试验区、自贸港来发展旅游业。这就需要做好合理的产业规划和顶层设计,通过基础设施提升空港的便利性、完备性。更重要的,则是把优惠条件用足用好。
不过,考虑到目前的中国香港、新加坡、鹿特丹、迪拜等都是比较典型的自由港,但没有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所以陈波认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也需要不断探索和突破。
转型升级有比较优势
《意见》中指出,推动海南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探索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对海南来说,开放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海南省省长沈晓明在2018年该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海南是一个岛屿型省份,内部市场小,各方面资源和人才都十分缺乏,开放是海南发展的需要,也是生存的需要。必须把改革开放的大旗一扛到底,以开放倒逼改革,努力使海南成为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沈晓明曾担任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主任。
短短几年,自贸区从一地扩展到多地,很多市场人士因此怀有疑问,自贸港是否也会如此。但魏建国认为,自贸港短期内并不会走同样路径。
魏建国对第一财经称,他期待,在未来10~20年,在全球排名前十的最高水平的自贸港中(例如荷兰阿姆斯特丹、阿联酋迪拜等),中国能够占到其中的一半。
他描述说,自贸港将是全面开放新高地。既然是高地,那么必须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平台才能实现效果。对于自贸港的探索,是未来5~10年全球营商环境最好的开放高地,也是未来20~5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领域,作为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区域,需要在市场准入、金融制度、税收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安排。
在专家看来,前三十年,海南主要依靠本地搞特区建设,经贸、金融、科技、教育还没进入改革主流,主要做了养老、房地产,现在的意义则不同。
围绕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的产业定位极为清晰:不以转口贸易和加工制造为重点,而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
颜色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之所以如此定位,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正在发生深刻的产业结构转型,逐步向高科技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因此,作为一个相对基础薄弱的区域,发展传统制造业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制造业不具备比较优势,使得海南在过去30年的发展中,虽然经济快速增长,但与沿海发达省份的差距并没有缩小,甚至还有所扩大。比如,2017年海南省人均GDP接近5万元,只相当于广东省的60%,与30年前的比值相差无几。
随着我国进入制造业升级和服务业扩张的转型升级期,海南反而具备了一定的比较优势和有利的外部条件。“未来30年是海南真正的增长期。”
另一方面,颜色认为,虽然海南做制造业没有什么比较优势,但是自然条件和资源具备发展旅游、休闲、养老、体育、深海等产业的优势,所以应该立足于海南的优势产业,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
而具体到开放的领域,魏建国尤其提及《意见》中指出的,全面落实完善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政策,鼓励医疗新技术、新装备、新药品的研发应用,制定支持境外患者到先行区诊疗的便利化政策。
作为这一政策的倡导者,魏建国称,该政策将推广至海南全岛。比如,未来,海外医生来海南,不需要签证,来去自由。有了一些疑难疾病的新药,如果病人愿意承担风险,在海南都可以使用。
对于海外普遍关注的中国吸引外资的市场准入、知识产权等问题,他认为,投资者也将有好的预期,全面形成更高层次的开放棋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