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有着38年历史的康佳集团(深康佳A)想要转型了。这家公司计划抹掉消费电子领域的标签,转而成为一家科技创新驱动的投控平台型公司。
原标题:康佳转型之惑:盲目多元化 千亿营收或是门槛
有着38年历史的康佳集团(深康佳A)想要转型了。这家公司计划抹掉消费电子领域的标签,转而成为一家科技创新驱动的投控平台型公司。
不仅于此,康佳还畅想到2020年实现营收600亿元,培育3个营收过百亿的新产业,打造1-3个新的境内外上市公司,2022年完成营收1000亿元。
为实现这些宏大的计划,康佳要在其新签约的五大科技产业园区投资430亿元。同时,公司进军环保和半导体行业,未来将重点布局节能环保、半导体、新材料等领域,还将适时进入大健康、新能源汽车、5G等领域。
由于每一项规划背后都涉及大规模投资,康佳资金压力尽显。要知道,康佳自2011年至2018年一季度,连续出现扣非后亏损。
对这种跨越式地扩张布局,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直言“非常危险,步子迈得有点大了”。多位分析师也认为,康佳的投资能力和融资能力均不支持其进行多项非相关多元化发展。
但在康佳总裁周彬看来,眼下规定康佳在什么赛道上跑,还太早。“布局五到六条赛道,可能有三四条跑出来,那个时候大家就会知道康佳是什么公司。”周彬说。
大跨度战略转型规划
“康佳已经制定出一套以跨越和扩张为目的的全新发展战略规划。”周彬表示。
国企色彩浓郁的康佳集团,首先要打破的便是体制束缚,即全面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混改方式包括采取公司制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员工持股、资产与运营重新分配以及调动资产重新组合等方式。
康佳现有“三旧六新”业务,“三旧”业务分别为彩电、白电及手机业务,目前彩电业务混改正在进行中,明确了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方向,康佳多媒体业务的“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授牌;白电业务将制定管理层持股计划,通过激励管理层全面地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同时对接投资银行,寻找战略性投资人,重点关注产业资本类投资人;手机业务已经完成了混改,康佳占51%,管理团队占49%,同时将实施二次混改,积极引入新战略投资人。周彬并未透露意向的战略投资者。
至于环保业务、互联网业务等“六新”业务,在成立之初就是以混合所有制形式来进行组建的。在康佳的规划中,“六新”也成为着力点。
康佳转型的重中之重便是业务多元化发展。与其他家电企业相比,康佳集团设想中的多元化向外延伸触角更多、更泛。而这一点正是被业内所诟病的。
周彬表示,康佳集团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布局具有较高产业吸引力、符合康佳属性且与其他业务板块具有协同效应的新产业。
新产业包括四大业务群组,分别是“科技园区业务群”、“产业产品业务群”、“平台服务业务群”、“投资金融业务群”。
科技园区业务群发展思路已较为明晰。康佳已经与滁州、遂宁、南京、宜宾、海门政府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合力开发科技产业园区业务,五大区域项目总投资额将高达430亿元。
产业产品业务群方面,康佳宣布成立环保科技事业部、半导体科技事业部,未来将重点布局节能环保、半导体、新材料等领域。
这其中,与康佳关联度较高的上游业务半导体值得关注。
众所周知,半导体也是一个“烧钱”行业。对于外界质疑如何破局半导体行业的高技术门槛和高资金门槛,康佳自称,会用“更聪明的方式”来做半导体业务。
“康佳做半导体并不是空穴来风,”分管半导体业务的康佳集团副总裁李宏韬表示,“今年在CES上康佳是发布了8K的芯片,而且这个芯片获得CES的创新大奖。我们一直在储备,以前这些储备没有民用化,但是我们是有优势的。”
康佳本身也存在大量半导体需求,康佳2017年采购的半导体金额大概10亿美元,“明年接近100亿(人民币),未来5年每年会超过30%的增长。这是很大的体量,意味着我们公司对半导体有消化能力。”李宏韬还称,半导体本身也有很大的市场。
据介绍,康佳将全面布局半导体设计、半导体制造、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等产业链,重点的产品方向是存储芯片、物联网器件、光电器件。李宏韬还透露,今年就会发布一款跟生物识别相关的物联网芯片。
周彬表示,康佳要用5-10年时间,跻身国际优秀半导体公司行列,致力于成为中国前10大半导体公司,年营收过百亿元。
如果说康佳进入半导体行业还算顺理成章,那进军环保行业跨度就较大了。选择的理由是什么?如何解决技术、资金、资源、人才等诸多瓶颈?环保如何与康佳其他业务发生协同效应?这都是康佳需要回答的问题。
康佳环保科技事业部已经将业务方向瞄准“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料治理与回收再加工利用”、“土壤污染处理及修复”等热门领域。
康佳对环保业务寄予厚望,目标是1-2年内实现年营收80亿-120亿元。周彬还希望用3-5年时间,造出国内一流的环保运维高端品牌,实现年营收180亿-260亿元的战略目标。
周彬称,进入环保产业,康佳有着天然优势。这些优势包括,央企背景的支撑,充足的资金准备和良好的产业协同。
但一些行业人士认为,这些理由不太充分。一是央企背景不足以成为涉足环保行业的依据;二是资金方面,康佳也难言优势。至于产业协同,如今看来环保行业也是关联度不高的。
或许追热点、跟投才是康佳布局环保业务的真实原因所在。“大部分央企都已有布局环保业务。”周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此外,环保行业种类繁多,产业链复杂多样,环保上市公司多在水、气、土、固废、监测、治理等领域择一或两项进入,像康佳这种上来便“通吃”的企业鲜见。
还值得注意的是,环保行业中已发展多年的企业脚步蹒跚,规模十分有限。申万行业分类中,公用事业类别下的水务、环保工程及服务两个子行业上市公司中,仅有三家上市公司在2017年营业收入实现过百亿元,分别是三聚环保(300072.SZ)、碧水源(300070.SZ)和新奥股份。康佳这个还未入门的环保“新兵”,希望环保业务在两年内贡献百亿规模的营收,其难度不可谓不大。
康佳的“野心”还不止这些。
周彬甚至透露,康佳将适时“在大健康、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物联网、5G等领域”进行重点布局。康佳提出自己的核心定位是“要成为一个以科技创新驱动的平台型公司”。
周彬对界面新闻表示,前期进入新的行业,多会选择以并购的形式,之后还包括合资公司组建等方式。“机制体制的创新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红利,康佳就是一个平台,欢迎各类合作伙伴都来跟康佳合作。”
目前看,康佳所投产业“具有较高产业吸引力”这点确实做到了,个个产业均是风口热点行业,但部分业务是否符合康佳属性,并与其他业务板块产生协同效应,这一点值得商榷。
仔细对比康佳提出的各项营收目标会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难解之处。
康佳计划到2020年实现营收600亿元,培育3个营收过百亿的新产业。根据深康佳A年报,2017年公司营业总收入312亿元。这意味着,未来三年康佳原主业每年保持着300亿元左右的规模,加上3个营收过百亿的新产业,便可轻易完成目标。
这3个营收过百亿的产业如何分布?环保行业是其一,周彬已明确1-2年内实现年营收80-120亿元。半导体行业似乎不在其列,因为周彬的目标是5-10年时间半导体业务年营收才过百亿元。那么,剩下的2个行业来自哪呢?
“投资总监已经看了500多个项目。”周彬表示。或许答案也在其中。
“千亿营收或许是一个门槛,破釜沉舟,放手一搏。过去了,康佳还是康佳;过不去,康佳也许就成为了历史。”一国企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当前国企改革进程正不断加快,国企之间兼并重组提质减量是大趋势。在实际操作中,判断资产质量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判断资产规模,因此经营规模成为一个重要指标。
不过,并不是所有放手一搏的企业都能成功。据了解,数年前就有央企曾提出三年实现从数百亿规模冲高至2000亿元的营收目标,激进扩张后却形成数百亿坏账最终被重组。
前车之鉴
此次战略转型,康佳集团已经开始打上周彬的烙印。
这位去年通过竞聘上任的总裁,1979年出生,仅比康佳大一岁。此前,他曾担任康佳集团营运管理中心总监助理、副总监、总监,董事局主席助理兼营运管理中心总监等诸多职务。
接受媒体采访时,周彬屡次将自身与其他企业进行对比,不吝细数自身优势。至于转型结果如何,谁都不得而知。
过去十几年,康佳在家电行业没落趋势表现得相当明显。若不作为,行业地位下降,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都在下降。
家电行业观察人士梁振鹏认为,康佳最大的问题是,在己经进入的领域,远远没有做好。康佳的业务线实已不少,黑电、白电、手机、小家电,但空调、冰箱、洗衣机,没有一样能做到行业前三,连行业前十都很难进入。即便是康佳的拳头产品——彩电也未能进入市场前三。
以手机业务为例,康佳是入局者手机行业较早的公司。然而,在经营了18年之后,康佳手机业务营收仍未超过10亿元。
在康佳官方商城里,康佳手机价格从179元至1999元不等,多款老人机,千元以上的手机只有4款。
在业绩方面,美的、格力及海尔的2017年营业收入均超过1500亿元,康佳已望其项背,沟壑难填。撇开家电行业三巨头,与彩电板块企业相比,康佳也未占上风。
TCL集团营收早在4年前已突破千亿元关口,四川长虹(600839.SH)尽管同处于没落趋势,去年营收也有776.32亿元。最值得一提的是海信电器,海信电器在2017年营收与康佳同处于300亿元梯队,却取得了超7亿元的扣非后净利润,这还是海信电器在彩电板块去年面板成本大幅上涨,业绩大降近60%之后的数据。与此同时,康佳2017年扣非后亏损近1亿元。
康佳自2011年至2018年一季度,连续七年又一个季度出现扣非后亏损,也说明其主营业务已是多年亏损。
对于康佳,转型其实是必然选择。但对康佳此次转型规划,行业人士多冷眼相看。不看好的核心原因无外乎两点,一跨度过大,二钱从哪来。
梁振鹏认为康佳的“赛道说”非常危险,“这就是盲目的多元化”。
梁振鹏表示,家电企业转型大多数是相关多元化发展,偶尔也会有非相关多元化发展,比如格力的手机业务。康佳此次转型,所涉及业务大多是非相关多元化。非相关多元化相对来说风险较大,未知数较高。
在家电企业中,海尔、美的多元化思路清晰。例如,海尔绝大多数布局都是家电IT领域,电脑、手机等几十上百种产品都与海尔主业关联度很高。美的走向工业机器人领域,因其本身自己也要转向智能制造,采购工业机器人。
在梁振鹏看来,现在不是靠砸钱就能进入一个市场,没有技术专利,肯定会遭遇竞争对手的专利封锁。
通过收购的方式也难成行。“真正好的技术,真正竞争力强的公司,别人是不会卖给你的。”梁振鹏表示。
另一位业内观察人士刘步尘也持相似观点。“你准备的赛道越多,说明精力越分散,资金需求量越大,从某种程度上也说明管理层对未来不清晰。这不是一件好事,因每条赛道都需要人才、精力和金钱的投入。”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也曾提出“跑道”,但只提第二跑道,在家电之外准备一个产业,即机器人产业。
“我对康佳积极的战略持不那么积极的看法。康佳从无作为到突然之间动作大,在我看来转型步子迈得有点太大了。”刘步尘称,“转型为投控型的科技产业集团,和企图进入的行业,从目前来看康佳几乎做不到。”
对康佳2022年的千亿营收目标,刘步尘直言,“5年营收翻两倍以上,康佳一定做不到。”没有进行风险收益评估,没有确切有保障的资金来源,仅靠一个理念而进行的数据预测,其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基于对康佳转型的担忧,两位行业观察人士不约而同提到另一家曾经的家电巨头——春兰股份。
20世纪90年代,春兰空调在行业风头无二,几乎每卖出两台空调就有一台是春兰空调,较当下的格力空调市占率还高。之后春兰开始涉足摩托车、中型卡车、能源技术、冰洗、电视、IT、金融投资、汽车底盘和压缩机等领域,欲打造“春兰帝国”。
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多元化之路后,未坚守主业的春兰集团如今已濒临退市,2017年营收仅8.19亿元规模,最新市值不足25亿元。
前车之鉴不胜枚举。除春兰集团外,辉煌一时的澳柯玛、小天鹅集团、科龙电器等很多家电企业也在多元化之后,新主业竞争不力,原主业优势丧失,沦落至被人并购。
“这都是教训,这些企业都是垮在了不切实际的、超出自身能力的、追求超高速发展的不相关的多元化。这种风险非常巨大。”梁振鹏表示,近两年的乐视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例子。“很多企业倒闭重组重要的原因都是过于着急的多元化。因此康佳还是应该谨慎一些。”
资金难题
业内对康佳不看好的另一重要原因便是如何解决资金难题。
康佳仅科技产业园投资就有明确的430亿元,若在两年内有3个新产业能达到百亿级别的营收,前期也需重金支撑。
梁振鹏提到,现在康佳计划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这个投入计划远远超过其每年的净利润。贷款投资,就容易资不抵债,每年净利润也难偿利息。
从康佳自身业绩来看,显难有所作为。尽管去年康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过50亿元,但盈利是非经常性损益所致。2017年,康佳在转让深圳市康侨佳城置业投资有限公司70%股权获得了巨额一次性收益。
多年以来,康佳资产负债率高企。2010年至2015年资产负债率均在75%左右,在2016年达到峰值80.75%。这一数据在同行中处于较高水平,且康佳2015年和2016年的资产负债率为家电板块各公司之首。这并非一个有益的数字。2017年卖子获利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回落至65.20%。但此路可一不可再。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康佳是盈利能力较差的企业,别人盈利,他亏损;别人大盈利,他小盈利。康佳自身没有那么多资金,能活着,也是母公司华侨城的支持。”刘步尘称,因此康佳只能使用外部资金。
“单纯靠自身的原有的内生积累,是不够的。”康佳集团财务总监李春雷也意识到这个问题。
不过,康佳认为自己已有万全准备。
首先,便是大股东华侨城的支持。“康佳是上市公司、有大股东的强有力支持,所以在资金方面康佳并不欠缺,资金状况良好。”李春雷称,2015年开始华侨城集团给康佳近100亿元规模的授信,通过发超短融可以带来相对成本较低的资金。
其次,不断扩张自身的融资渠道。“目前来讲,我们要经过股东会进行资金报备有资产证券化的业务,包括产业并购的贷款、科技园发展的基金,以及之前科技园的部分产业,我们在投的时候就有考虑到‘募’和‘退’。”
“此外,金融机构对我们也充满信心。”李春雷表示。
对此,刘步尘分析称,康佳母公司华侨城支持力度不会很大。一来,半导体、环保行业的投资是非常大的;二来,华侨城本身在房地产行业也并非数一数二公司;三来,华侨城的持股比例仅21.75%,其帮助也会十分有限。
康佳正通过各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且执行相当迅速。
5月22日,深康佳A公告,公司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50亿元公司债券,计划用于偿还有息债务及补充流动资金等方面。
同日,康佳集团表示,拟开展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业务,计划发行规模不超过10亿元。此举可减少应收账款对公司资金的占用,提高公司资产流动性。
“50亿元公司债能不能发出,还是后话。”刘步尘表示,传统的家电企业向来缺乏融资能力,美的、格力盈利能力强,资本市场给到的市盈率仍低,更不用提康佳。“康佳过去的盈利能力太差了,能顺利融资是很难的。”
近期债务违约事件频生,企业发债遇难。东方园林欲发债10亿元,仅募得0.5亿元,二级市场上市值惨缩水百亿元。
一位分析师则认为,半导体行业、环保行业投资较大,即使成功融资50亿元也难解决问题。“资金仍会有很大的缺口”,他分析称。
二级市场上,投资者也对康佳集团的转型给出了自己的态度。过去一周,深康佳A5月21日收涨,之后便冲高回落,成交量逐日萎缩,连跌五个交易日,累积跌幅7.05%,跑输大盘指数。
5月25日,深康佳A还出现一笔折价大宗交易,成交300万股,成交价5.37元,较当日收盘价折价7.89%,较前收盘价折价10.05%。
可见,面对公司释放的“重磅”利好,资本市场态度也是迟疑的,甚至对前景还有些忧虑。
(完)文章标签: